色花堂

欢迎访问清纯小妹-色花堂 !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色花堂 >> 正文

色花堂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2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简报

发布日期:2025-10-15   点击量:

2025年10月9日晚,色花堂 2025-2026学年第2期学术沙龙活动在王金晶同学的主持下如期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绿色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传导机理研究”,由2024级金融学硕的张钰艳同学和乔思河同学为大家作汇报讲解,本次沙龙有幸邀请到贾丽平老师和马文婷老师作为讲评嘉宾,参加本次沙龙的是来自色花堂 2024级各专业的学生。

在本次学术沙龙中,张钰艳同学首先梳理了绿色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并从有效性、传导机制与差异化影响三方面进行文献述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实施实践,聚焦其对企业碳减排绩效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三项研究假设。研究基于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开展实证检验;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识别政策的传导机制,并开展异质性分析。随后,乔思河同学依次汇报了基准回归、稳健性与异质性分析的主要结果。最后,围绕政策体系完善、差异化调控与配套机制协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优化绿色与清洁转型相关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与决策参考。

汇报结束后,与会者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主要提出两类问题:(1)变量口径与研究目标的匹配。 文献中常以行业口径替代企业口径来衡量 CEPI(碳排放绩效)与 EFFI(能源效率),并仅依据部分会计科目度量“绿色投资”,且未纳入高管持股比例等治理变量。文章在变量选择上的核心考量是什么?这些口径如何与“检验政策的微观传导效果”这一目标相匹配?(2)传导机制的相互作用与内生性。 文章提出“绿色创新—融资成本—绿色投资”三条机制,它们是否相互影响或重叠?模型是否处理了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针对上述问题,汇报小组回应如下:第一,之所以采用行业层面的 CEPI 与 EFFI,是为了解决企业碳排放/能耗数据难以获取的约束,以获得可操作的因变量近似;绿色投资的会计核算口径能够较好对应企业的环保投入。第二,当前分别检验三条机制的中介效应,但尚未系统刻画它们的相互作用,存在内生性问题。

随后,两位教师对本期学术汇报进行了点评与总结。两位教师一致肯定了汇报的选题得当、准备充分与讲解细致。其中,马文婷老师强调所选文献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与学术权威性,评价其内容扎实、结构完整;同时建议同学们尝试脱稿汇报,将高水平文献的阅读常态化,并系统学习计量经济学方法,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贾丽平老师则补充指出,论文中有关“结构性货币政策”相关变量的设定与口径仍需进一步明确,并结合硕士论文研究分享了数据清洗、口径统一与稳健性检验等实操建议。

通过本次沙龙,与会同学对绿色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传导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活动在交流中顺利结束。

                                             (色花堂 童畅供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清纯小妹-色花堂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140号 邮编:030006

扫码关注公众号